(源自我的第一本日记本的扉页随笔)
本没有打算在扉页上写些什么,但是当翻开这笔记本的那一刹那,却有一种感觉让我不得不记录。
一片空白?新的开始?
是的,回想起自己走过的路,已经可以说是有好几次的新的开始。然而,自己并没有走好,也一直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地意识到,我需要、我应该把它走好。
从高中进入大学,那是一个新的开始,然而对于一个心智方面仍不成熟的小孩而言,这个新的开始并没有太多的意义。
本科四年白驹过隙,也没有太多值得回忆的。正如“过来人”们常说的,“有记忆,没回忆”。学习、感情、事业一无所成。而对于计算机、对编程的所谓执着,也只是玩物丧志的另一种说法罢了。
然而,在这样迷茫、颓废的四年中,依然有那样一个新的开始,即使界限并不那么的清晰。那是一个学习态度的转变,虽然已经记不清具体转变的原因和时间,但对我来说确是这四年记忆轮廓的重要组成部分,一个转折点。也许这是心智成熟的转折点,或者说是告别孩童无忌、叛逆、自我的转折点?还是社会越来越近的必然结果?我也不清楚,过往已矣,能回忆的只能是这样一个模糊的轮廓了。
人生匆匆,2002~2008,已经又走过了 6 个年头,从感知世界到感知自己,已经遗失了太多美好,错过了太多机会。迷信命运的,说这是顺其自然,万物自有其因缘业果。然而,我很清楚,多数说法只是为自己开脱,为内心开脱,给自己一个说法,以求得内心的平静,而不至于感怀悔过,忏悔对自己人生负下的罪恶。
命运,只能是未来人对人生的评价,或者改个说法叫历史,历史之于个人人生。懦弱者才会以此为借口,推脱排斥自己的过错。只有往生之人才有资格对自己的人生做评价,才有资格说道自己的命运。在往生之前,你还有路没走完,怎能像品足别人命运那样品足自己的人生呢?
人生路未走完之前,那只能叫人生路。我们有能力也有资格去改变它,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我们亵待它,只有积极地去争取,才不会在人生路将完之际有所悔意。
“过自己想过的又适合自己的生活,便是积极的生活。”
人们往往活得没有自我,多是源于这浮华而又污浊的社会。金钱、财富、物欲横流的社会,蒙蔽了人们的眼睛。大多数人为了这些,随波逐流,迷失了自我,感到迷茫、疲惫。偶有得手的,便成为龙头偶像。浮华、富裕只是表象,没有人知道这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,亦或是阴谋。
为了人所共求的这此,而迷失了自我,值得吗?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?行动前不妨多问问自己。
君子日三省乎己。我想这正是日记、总结的意义所在。人生路匆匆,时刻停下来看看自己,才能避免误入歧途。人生路将尽时,也能够安详地无悔地离去。
— EOF —